第十一届“中华杯”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大会举行
1月6日,由上海中华职教社联合市人社局、市教委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上海市“中华杯”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大会在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市职教社主任解冬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虹口区委书记李谦,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毛丽娟,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虹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宏,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叶才福、丁祖昱等领导出席活动。市职教社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参事胡卫主持活动。
解冬代表主办方向所有支持、参与“中华杯”竞赛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为广大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上海中华职教社不忘初心,发扬光大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充分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优势,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多方合作,不断提高“中华杯”办赛水平,不断扩大竞赛影响力和溢出效应,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在“中华杯”的舞台上书写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精彩篇章。
王平、李国华、毛丽娟共同启动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市虹口区产教联合体-创新研究基地”。这将成为上海中华职教社加强区域联动,促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同频共振的实践基地和创新研究基地。
李谦代表虹口区委致辞。他表示,虹口历来崇文重教,始终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把科技、教育和人才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当前虹口正全力打造“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更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作用,欢迎更多的能工巧匠来到虹口创新创业,深耕发展。衷心期待通过“中华杯”的举办,持续加强合作,共同发挥优势,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产教大融合赋能事业大创新,共同为上海强化“四大功能”和建设“五个中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
胡卫在主持中说,“中华杯”正努力成为攀登技能高峰的“大舞台”、大国工匠的“试金石”和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我们要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技砺匠心、共创未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做出更大成绩,争取更大荣光。
周国良报告了第十一届上海市“中华杯”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举办情况。本届竞赛由市中华职教社、市人社局、市教委共同主办,得到江苏、浙江、安徽省中华职教社的合作支持。竞赛活动自2023年11月12日启动,在全市设置14个赛点,共设立26个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数量为历届之最。625名本市以及部分长三角地区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参赛,达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预期目标。
活动现场为获奖选手代表进行了颁奖,对突出贡献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
胡卫为浦东中华职业教育社、虹口区中华职业教育社颁发突出贡献单位奖。
丁光宏为徐汇区、松江区等14个赛点代表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
孙真荣为一等奖获奖选手代表颁奖。
叶才福、丁祖昱共同为二等奖获奖选手代表颁奖。
郑宏为三等奖获奖选手代表颁奖。
活动最后举行了赛旗交接仪式。虹口职教社主任王维代表第十一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承办单位,长宁职教社主任王海英代表第十二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启动仪式承办单位完成了赛旗交接。随赛旗一起传递的是这份追求卓越、积极进取的办赛精神。
活动外场设有“职技匠心·沪创未来”职业技能成果主题展,现场展示了蜡染、传统香道制作技艺、葫芦雕刻等非遗项目,以及智能新能源汽车5G+XR虚拟仿真等新兴技术。现场由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带来的中华武术《精武飞扬》,充分展现了虹口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武武术”发源地的独特魅力,诗朗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生动展示了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青年学子们誓把青春献给党的决心。
市人社局、市教委职能处室及虹口区委办、区委统战部、区人社局、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各区职教社及职业院校有关负责人,获奖选手等参加了颁奖大会。长三角地区省级中华职教社同仁通过线上方式观看了图片直播。
这是上海中华职教社连续第十一年举办“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中华杯”竞赛始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青年、面向技能”的竞赛宗旨,共举办了165场赛事,4264名来自本市及长三角地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职业院校师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参赛。本届竞赛重在为锻炼造就卓越“工匠之师”搭建平台,切实提高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培训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竞赛专门设计了获奖项目登记表,作为获奖凭证收入档案,成为老师们晋升评优的参考依据。
文/旷宇 图/朱松杰 编辑/毕鹏宇
来源:上海中华职教社